陈建新:风雨淬炼出的社区“平安卫士”
2025-07-25
浏览人数:

编者按:7月24日,是公安部及中国保安协会联合确认的“全国保安主题宣传日”,“7·24”寓意着全体保安队伍“7天×24小时”的坚守。集团下属保安公司特别策划“保安员就在我身边”系列主题宣传,真实展现新时代保安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昂扬风貌,让社会大众深切感受到他们守护一方平安的奉献精神与卓越价值。他们,是我们城市美好生活的平安底色。 

在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茜坑社区,提到深圳市龙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福城分公司的保安员陈建新,很多居民会由衷地说一句:“那个小陈,靠得住!”1994年出生的陈建新,是个土生土长的深圳仔。从2018年5月穿上保安制服、扎根茜坑社区的第一天起,他就把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当成了自己的使命。

陈建新:风雨淬炼出的社区“平安卫士”

七载寒暑,社区的一草一木、街坊邻里的安危冷暖,早已深深融进他的日常。他用实实在在的脚步,每天丈量着社区的平安,为街坊邻居带来一份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安心。这份安心,是岁月沉淀的信任,是平凡岗位最动人的回响。


暴雨噬街巷,筑牢防汛生命堤

陈建新:风雨淬炼出的社区“平安卫士”

2018年,“百里嘉”和“山竹”两场威力惊人的超强台风接踵而至,全市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。风雨如磐,陈建新和他的队员们成了社区里最忙碌的“逆行者”。整整一天一夜,他不眠不休地“钉”在抢险最前沿。低洼处水快漫进家门了,他带着队员深一脚浅一脚蹚水入户,耐心劝说,把受困的街坊们一个个背扶到社区搭起的临时避险点,安顿好热汤热水才放心离开。危险并未完全消除,他又主动请缨,带着人冒雨穿行在险象环生的老旧片区。“后山的边坡会不会塌?年久的水库堤坝牢不牢靠?那些老屋在狂风暴雨里能撑住吗?...”每一处疑点他都不放过,泥水裹满了裤腿也不在乎,拉警戒线的手被雨水泡得发白,嗓子喊哑了还在提醒居民远离危险地带……2018年超强台风夜,陈建新在齐腰积水里往返12趟,把32位街坊背到安全区,自己成了移动的“生命码头”。

 

针脚连百户,巧手织就同心结

考验并不仅仅来自天灾。2019年11月,面对社区菜农拆迁安置这场涉及多方利益的棘手任务,陈建新没有退缩。他带领队员全程坚守在现场一线,哪里矛盾突出、人员复杂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他不仅要维持秩序,还积极担任工作站和菜农沟通的桥梁。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,倾听诉求,化解潜在的冲突。工作组的指令要落实,居民的合理关切也要兼顾,陈建新用他的“大胆管理”和“清晰思路”,巧妙平衡着各方,协助工作站顺利、平稳地完成了这项关乎社区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,期间未发生一起恶性事件,赢得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群众的一致赞扬。

 

浊流没膝深,人桩定住万家锚

陈建新:风雨淬炼出的社区“平安卫士”

考验似乎总喜欢在风雨交加时降临。2023年9月,全市遭遇特大暴雨,雨水像倒下来一般。深夜,陈建新接到消息:茜坑老村后门告急,低洼处积水严重,马路瞬间成河,湍急的水流甚至冲开了部分井盖,污水喷涌而出,情况万分危急。没有丝毫犹豫,他立刻顶风冒雨冲回岗位。面对及腰深的浑浊积水,他和队友们化身交通指挥员,在暴雨中艰难地疏导着惊慌失措的车辆;他们冒着危险在激流中设置警示标志,提醒路人避开“喷泉井盖”;他们挨家挨户巡查,彻夜奋战,确保每一位社区居民都平安无恙。雨水湿透了全身,但他们的身影却如磐石般坚定,守护着社区的安宁。

 

俯身暖途人,双臂擎起生息港

陈建新:风雨淬炼出的社区“平安卫士”

这份守护,也体现在日常点滴的温情中。2024年9月30日下午,陈建新巡逻途经辖区观天路时,发现一名50多岁的男子痛苦地倒在地上,旁边还翻倒着一辆电动车。情况不明,陈建新展现出了他一贯的冷静与专业。他迅速上前询问状况,确认该男子是因路面破损导致的摔伤后,便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。深知随意搬动可能造成二次伤害,他就一直守在伤者身旁安抚陪伴,直到救护车到来后,协助医护人员小心地将伤者抬上车送往医院。在确定伤者得到及时救助后,他才默默离开,继续着自己的巡逻足迹。

扎根社区七载,陈建新在抗击台风、应急处突和扶危助困的每一次考验中,将青春热血融入福城厚土。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,虽非轰轰烈烈,却坚实浸润着社区的安宁肌理,他是社区居民心中最温暖的平安守望者,更是鹏城万千保安人守护万家灯火的灼灼缩影!